本网讯(通讯员李茜)校园霸凌这个话题最近常常被人提起,在一条条热搜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个未成年人遭受身心伤害的悲痛事件,令人唏嘘不已。有人不禁想问,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失灵?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这场法治宣讲会告诉你:拒绝校园霸凌,检察机关在行动!
3月19日,利川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的干警来到该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以“阳光照进小角落,不给霸凌留空间”为主题向全校近600名师生进行法治宣讲,通过观看普法视频、现场问答互动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校园霸凌,并用身边的真实案例告诉同学们为何不能成为“施暴者”、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以及怎样勇敢争当“保护者”。
“聆听法治宣讲让我明白了,施暴者才是少数,爸爸妈妈、学校老师、检察官阿姨、警察叔叔都是站在反对校园霸凌这边的。如果自己或者同学遇到霸凌,一定要聪明、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感悟。
“法治社会保护自己最强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法律不仅具有惩罚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预防、威慑的作用。一场法治宣讲,不仅彰显了检察机关尽职尽责严厉打击侵未犯罪、用心用情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的决心,也为小朋友们带去了法治的种子。”人民监督员、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谢玲说道。
活动过后,检察官与该校分管学生安全的校领导召开座谈会,共同分析当前学生安全工作的形势,并提出下一步联合开设“写出你的小心事”法治主题班会等强化学生安全监管具体措施的合作意向。
借此,检察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宝贵的,不要让校园霸凌阻挡青春少年追逐梦想的脚步。校园霸凌不是“小打小闹”,刑责年龄也不是“罪恶保护伞”,一次恶意伤害的行为,不仅是受害者长久无法愈合的伤痛,也是施暴者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更是两个家庭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拒绝校园霸凌,从你我做起!
作为在校学生
第一,严守学生守则,讲文明讲礼貌,避免与同学产生矛盾,如果发生冲突,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报告,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第二,遭遇校园霸凌时,首要保护自身安全,保持沉着冷静,避免冲突升级,避免以暴制暴,找准时机逃离现场,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第三,碰到同学遭遇霸凌时,不要冷眼旁观,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施以援手,就近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寻求帮助;
第四,对遭受过霸凌的同学,不要在背后议论诽谤,而要向他们表示关心,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霸凌的阴影;
第五,如果你因为一些纠纷琐事,正有欺负同学的行为或者行为倾向,一定要立即停止,避免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
第六,通过法治主题班会积极学习“未成年人两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为学校老师
第一,积极扛起教管双责,重视校园霸凌问题,完善平安校园建设机制,为在校学生打造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第二,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和主题班会,关心班级学生的身心状态,留心他们的言行举止,不给霸凌遗留滋生的土壤;
第三,对察觉的霸凌线索调查到底,对发现的霸凌现象追责到底,对被霸凌学生关心帮助到底。
作为学生家长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不畏强暴、不欺弱小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乐于助人、严于律己的优良品德;
第二,关心孩子的身心成长历程,培养他们向家长、老师倾诉心事的信任感,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第三,如果发现孩子已经遭受或疑似遭受校园霸凌,要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将霸凌线索反映给学校或相关部门,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孩子的正当权益。
我们支持并帮助受害者勇敢维权,我们鼓励也劝诫施暴者改过自新。法治社会中,极少数的暴力欺凌在绝大多数的文明和谐面前,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面对校园霸凌,无论你是哪种角色,无论你曾经历过什么,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地大声疾呼,勇敢地打击抗争,这颗危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毒瘤,就一定能被我们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