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向倩、杨皓月)“姐姐,我今天就去学校报到了,谢谢你们让我圆了大学梦。”9月6日,利川市检察院检察官收到了小望(化名)的信息。
时间回到2022年8月,16岁的小望本在享受暑假,却因一时冲动、交友不慎,参与到一起多人对小成(化名)、小飞(化名)的殴打案中。
案件移送到利川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已是2023年5月,为全面了解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成长经历等,检察官立即委托市司法局开展社会调查。经调查,小望是本地某所高中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此前无违法犯罪记录,因法治观念淡薄,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
“我还能继续上学吗?”“这件事如果被学校知道了,我会不会被开除?”案发之后,这是小望最担忧的问题。
“他现在精神压力很大,害怕被学校老师和同学知道,害怕去坐牢读不了书。打架后我们家长也严格管教,这一年以来都老老实实地上课读书。马上就毕业了,能不能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能够参加高考,继续读书?”小望的母亲多次请求道。
为缓解小望及其家属的担忧,该院未检团队对孩子和家长的疑虑进行耐心解答,勉励小望放宽心态,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如有需要可安排专业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小望愿意对被害人赔礼道歉,家属也愿意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检察机关能否从中调和一下?”小望的律师在阅卷后,知晓被害人的意见对小望的处理至关重要。
为精准指控犯罪,承办人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了全面细致审查,认定小望等人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同时,为化解社会矛盾,“同步办案同步化解”,在听取小望和被害人双方都希望和解的意愿后,双方当事人“同坐一室”沟通交流,最终小望家属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害人也对小望表示谅解,双方握手言和。
考虑到小望案发后主动投案,认罪认罚,是在校学生,此前无违法犯罪记录,因法律意识淡薄,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并获得谅解,具有较好悔罪表现,检察机关拟对其附条件不起诉,并进行不公开听证,邀请了政协委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等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会上,小望深刻忏悔,其母亲也表示将严格履行监护职责,最终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意见。
“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不是说说而已,机会能否把握全靠你自己,考验期内家长也一定要履行监护职责,配合检察机关的帮教工作。”听证员再三强调。
收到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后,小望全身心投入复习,安心参加高考,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踏上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