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利川市检察院 > 检佑未来

多维发力 做实做优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字号:    】        时间:2024-10-18      

  本网讯(通讯员牟莉、蒋思)2024年以来,利川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持续做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依法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惩治、教育、感化、挽救,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用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利剑护幼,高质量书写双向保护新答卷 

  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原则,切实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法治保护。

  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最大努力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针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坚决依法惩治,对于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违反规定、拒不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撤销附条件不起诉。针对初犯、偶犯等情节较轻犯罪从轻处理。对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探索家长教育、训诫等临界预防,组织专业家庭教师在团堡初级中学为家长传授“带娃法则”、联合市公安局对4名临界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集中训诫+亲职教育”。

  坚持落实特殊保护制度,写好未成年人案件的“后半篇文章”。通过帮助教育实质化、司法救助实际化、综合履职全面化,重点加强对智障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被害人群体的关爱救助,主动协调职能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提供身心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法律支持等多元综合救助,移送司法救助线索10条,开展心理疏导6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帮教、救助涉案未成年人。

融合履职,深层次强化司法保护新力度 

  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

  针对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监护侵害、缺位等问题,建立监护状况综合调查评估机制,通过支持起诉、制发督促监护令等方式,保障“家长监管”不缺位。共制发督促令15份、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1件。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的支持起诉力度,办理涉未民事支持起诉案件9件。

  针对相关职责部门在适龄未成年人辍学、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便利店售卖过期食品等重点问题上存在的行政管理问题和漏洞,通过诉前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办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8件,移送线索10条,专题调研2次,撰写问题类情况反映1篇。

  积极发挥“派驻+巡回”监督模式优势,不断强化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通过调阅卷宗、实地走访核查,变更在押未成年人强制措施4人。

创新协同,全方位构建预防保护新格局 

  携手各方、凝聚合力,持续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促进“府检联动”,持续搭建未成年人保护协作平台。联合市教育局会签《关于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并在元堡中学试运行“一键报警器”,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危害学生安全的不良行为;针对校园及周边区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旅局、公安局等对辖区内KTV、酒吧等开展专项排查及专题普法,通过放置警示标语、张贴警示海报等方式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会同人社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会签《关于防治打击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意见》,形成联动协同治理格局。

  落实“强制报告”,用法治光辉照亮隐秘的角落。针对强制报告制度的贯彻落实,集中对全市中心学校负责安全的校长开展专题讲座,与教育工作者联手撑起呵护未成年人的“保护伞”。联合市卫计局建立及时备案制度,不断拓宽侵害未成年人反馈渠道,紧扣线索依法履行立案监督、支持起诉、纠正违法等各项检察职能。

  持续推进“普法+”法治宣传格局,营造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社会氛围。联合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以《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为宣讲重点,在学校、社区、乡镇等地开展法治宣讲7场,受众人数达4千余人。运用多元化宣传形式,制作并在学校、社区等地定点播放法治教育片《魔鬼的面纱》,根据真实案例拍摄《重生不能“刑”》微短剧,组织学生观摩庭审,“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通过以案释法警醒未成年人“以案为鉴”,切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