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利川市检察院 > 利川检讯

被冒名“嫁”表哥,20年“重婚”闹剧终落幕

【字号:    】        时间:2025-03-11      

  本网讯(通讯员 朱晓珊)婚姻,本应是神圣且庄严的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些女性因冒名婚姻登记,陷入身份与生活的双重困局。近日,利川市检察院成功化解一起长达20年的冒名婚姻登记行政争议,有力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也为规范婚姻登记管理提供了检察方案。

  2024年5月,小红(化名)满怀焦急与无奈的心情,向检察官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原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用于登记了一场本不该属于她的婚姻,使她陷入了“重婚”的困局,生活因此变得一团糟。  

  时间回溯到2004年。当时,小周(化名)由于未达到法定婚龄,为了能够顺利结婚,竟然冒用了小红的身份信息,与小万(化名)登记结婚。而小红本人则在2005年于重庆登记结婚,开启了原本平静的生活。然而,在2015年办理住房贷款时,小红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冒用。更令她焦虑的是,在为孩子办理上学手续时,也因为这一“重婚”问题屡屡碰壁,困难重重。  

  面对生活中接踵而至的困扰,小红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棘手难题。然而,法院经审查后认为,这一婚姻登记是在小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骗领的,双方实际上不存在真实的婚姻关系,因此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最终裁定驳回小红的起诉。接连遭遇挫折的小红,在走投无路之时,向检察机关递交了监督申请。  

  利川市检察院受理此案后,迅速展开了调查核实工作。承办人通过调取婚姻登记档案和相关诉讼卷宗,对案件细节进行了审查;同时,深入当地村委会,向案涉当事人的近亲属和邻居进行走访调查。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小万与小红竟然是表兄妹关系,属于法律明确规定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依法禁止结婚。  

  这起错误婚姻登记,根源在于小万和小周的蓄意隐瞒。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在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受限于二十年前身份识别技术条件,未能严格核实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也未能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得这一违法的婚姻登记持续了长达20年之久。  

  据此,利川市检察院向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完善审查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民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纠错程序,最终成功撤销了这一错误婚姻登记,让小红终于摆脱了“重婚”的困扰,生活回归了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