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俊)“被告人主动投案却隐瞒真实年龄,能否认定自首?当法律条文与具体案件‘相遇’,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使法律适用问题更为复杂,也易引发争议,这无疑对检察官的司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8月4日,利川市检察院“众行利检”大讲堂内气氛热烈,湖北省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王志云以青年读书班6月的一场“头脑风暴”为引,为刑事检察部门干警及青年读书班成员带来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的检察实务课。
王志云紧扣“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主题,针对基层检察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在办案中暴露的“经验盲区”与“方法短板”,结合自身成长与办案经历,首先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既要学党的创新理论,又要学专业知识 ,深研《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性案例及典型案例;既要向领导和同事学实战经验,又要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办案方法;还要深耕专业领域,勇于破解工作难题、解决新型问题。”
随后,王志云聚焦实务操作。针对起诉书等法律文书,他将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指出规范撰写的注意事项。谈及案例撰写,他以恩施州一真实案例为范本,拆解“精品案例”打造逻辑:关键词要精准,直击案件核心;要旨部分需“小切口、大道理”,于细微处见真章;基本案情则应“去冗存精”,既完整呈现事实脉络,又聚焦关键细节。
这场以青年读书班讨论案例为切入点的授课,为干警们明晰了“高质效办案”的实践路径。刑事检察部门干警吕金璐深有感触:“今天的授课,将我们的讨论从碎片化思考推向系统化梳理,从表层争议引向深层法理,更坚定了我们钻研业务、提升专业素能的决心。”随着常态化开展的多形式多样化的业务学习、岗位练兵,利川市检察院干警的专业素养正稳步提升,并不断转化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坚实履职能力与检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