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美蓉)“你看这公示栏,水质检测报告、滤芯更换记录、维保人员健康证写得清清楚楚,现在接水很放心!”8月1日,正在接水的居民指着小区里的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给前来回访的利川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算起了“安心账”。
2025年2月,利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在走访中,敏锐发现城区某巷道内的一台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暗藏隐忧”——不仅周边环境脏乱,关键的水质报告更是不见踪影。
随后,办案人员对城区的2家投放单位展开深入调查,抽查的17台设备暴露出一系列共性问题:部分设备投放未经许可,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文件不全,证照信息未公示;更有甚者,设备周边环境脏乱,滤芯更换记录缺失,运维人员连健康证明都无法提供。
“现制现售水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绝不能让‘便民设施’变成‘健康隐患’!”承办检察官表示。
2025年5月,利川市检察院聚焦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向市卫生健康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具体提出强化涉水产品卫生监管、全面排查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安全隐患、强化长效监管等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卫健局迅速启动全市现制现售饮用水投放专项摸排整治行动,对全市13家投放单位的120台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开展水质抽检。同时,组织专项培训,制定“利川市现制现售饮用水信息公示栏”和《利川市现制现售水日常维护及水质检测公示表》,要求所有设备在显著位置公示水质检测报告、滤芯更换时间、人员健康证明等8类信息,真正让群众“看得见、查得到、放心用”。
这场由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监管共同发力的“净水行动”迅速取得实效——3处水质抽检不合格的设备完成清洗消毒并更换滤芯,复检全部合格;120台设备关键信息公示率达到100%;16名运维人员全部办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曾经隐患重重的“问题设备”,如今变成了规范透明的“放心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