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利川市检察院 > 检察新闻 > 头条

侦协办里话协同 共绘司法“同心圆”

【字号:    】        时间:2025-10-31      

  

  本网讯(通讯员 何睦琳)10月28日,利川市检察院、利川市法院、利川市公安局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简称侦协办)的组织下召开联席会议,聚焦危险驾驶、开设赌场等刑事案件办理中涉及的实务问题,围绕案件移送标准、证据收集固定等关键问题开展研讨,达成共识。

  此次联席会议是侦协办实质化运行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侦协办坚持依法履职,持续发力,为提升司法质效注入动力。

  互学共进,厚植素能“营养土”

  办案质效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以侦协办为平台,利川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建立检警常态化互学机制。

  

  开展同堂培训,组织干警共同学习最新法律法规,由办案能手讲授办案实务课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学习、开展案例研讨,聚焦具体问题解决。开展优秀法律文书交叉互评,在侦协办专门设置优秀文书展示区域,提升干警文书撰写能力。

  今年已开展同堂培训1次,文书交叉互评2次,召开联席会议2次。

  一室联动,畅通检警“高速路”

  “侦协办虽名为办公室,却不止于一方空间。它是监督制约的‘前哨岗’,也是协作共进的‘融合剂’,更是能力提升的‘练兵场’。”利川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国智说道。

  

  利川市检察院打造“协合有利”侦协办品牌,针对以往检警协作中信息传递不及时、配合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搭建“线上+线下”立体沟通平台,线上依托办案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线下通过联席会议定期会商;探索建立检警“两侦双邀”协作机制,聚焦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证据补充收集工作,检警同步开展,该项机制已被上级院采用。推动检警双方从“被动配合”转为“主动联动”,有效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协作效率。今年以来,依托侦协办开展重大案件会商20余次。

  监督前移,激活治理“源头水”

  “监督不是对立,而是为了共同把案件办得更扎实。”联席会上,一名民警表示。侦协办利用自身职能优势,将法律监督关口向前延伸,使得法律监督贯穿刑事诉讼全流程。同时,利用数字检察工作开展之机,运行50余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全域扫描”,推动监督模式从“单点偶得”向“系统智掘”转变。

  

  不止于个案纠偏,侦协办梳理类案暴露的共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并形成存疑不起诉案件专题分析报告,剖析问题根源,与公安机关共商解决方法,变单向监督为双向协同,共同提升办案质效。

  标准统一,架起执法“度量衡”

  “这类案件的主观明知如何认定?”“电子数据提取流程是否合规?”执法司法标准的不一致,让不少办案民警在侦查取证和移送起诉时不顺利、多跑路。为解决这一难题,侦协办牵头,梳理常见刑事案件及新型犯罪特点,制定统一证据指引,明确证据收集、固定、移送的具体标准和关键清单,为办案人员提供清晰“操作手册”,推动检警执法司法尺度趋于一致,现已制定《关于办理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证据指引》等4个工作指引。

  截至目前,侦协办共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开展重大案件会商50余件,提前介入案件80余件。未来,侦协办将不断深化实质化运行,为提升司法质效释放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