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利川市检察院 > 检佑未来

转学后,女孩开启了新生活

【字号:    】        时间:2025-10-13      

  本网讯(通讯员 牟莉)“检察官阿姨,新学校的生活我已经适应了!”10月10日,利川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拨通回访电话时,电话那头的小敏(化名)语气里满是雀跃。这个曾因遭受侵害陷入阴霾的女孩,如今已在新校园重拾笑容,开启新生活。

  今年6月,利川市检察院未检办在办理小敏被侵害一案时发现,相关信息在原学校被泄露后,小敏成了同学议论的焦点,原本活泼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每天清晨躲在房间不肯上学,成绩也一落千丈。“能不能给孩子换个环境?”小敏父亲红着眼眶的请求,让承办检察官记在了心里。

  “转学不仅是换个学校,更是帮孩子切断负面关联,重建心理安全感。”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启动涉未成年人案件“双向保护”机制,一方面加快案件办理进度,依法严惩侵害者;另一方面将小敏的转学需求纳入重点帮扶清单,主动对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依据最高检、教育部《关于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说明小敏的特殊情况及心理评估结果,争取政策支持。

  协调过程中,学籍能否保留在原学校、拟转入学校学位空缺、入学适应衔接等问题接踵而至。检察官先后3次前往教育部门沟通政策细节,2次实地走访拟转入学校,与校方共同制定“入学适应计划”。该计划不仅包含协调班主任重点关注小敏的情绪变化,还安排心理老师提前介入,为她定制“一对一”心理疏导方案。经过多方联动,仅用3个工作日,小敏的转学手续便全部办结,在新学期开始时顺利转入新学校。

  “孩子刚转学那周,我们还担心她融不进去,没想到检察官比我们想得还细。”小敏父亲的话里满是感激。原来,开学首周,利川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就联合心理咨询师通过“绘画疗愈”游戏帮小敏打开心扉;在后续每月的定期回访中,检察官还将结合学校反馈的情况,调整帮扶策略,从辅导作业到疏导情绪,一点点帮小敏重建自信。

  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不能止于案件办结,更要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近年来,利川市检察院始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指引,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同步启动“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社会支持”三维保护机制。截至目前,已为5名未成年被害人解决转学、复学难题,联合发放司法救助金45万余元,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干预30余人次,用“检察温度”为受伤的孩子撑起“保护伞”。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检校家社”协同保护机制,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涉案未成年人转学安置绿色通道”,推动转学安置与心理干预、学业辅导、社会救助的无缝衔接,让每一名遭遇困境的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护航下重新拥抱阳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