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利川市检察院 > 利川检讯

食品安全宣传周 | “三维”发力,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字号:    】        时间:2025-09-19      

  本网讯(通讯员 殷钊)近年来,利川市检察院聚焦食品安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着重从“全过程监督、全链条打击、全方位治理”三个维度发力,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2年以来,共办理10余件涉食品犯罪案件,1件案例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

  依托“两项机制”,做细全过程监督 

  依托“两法衔接”机制,深化府检协作。充分利用“两法衔接”平台,拓宽监督线索。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平台,确保相关行政单位录入平台的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定期与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判涉嫌犯罪线索,将监督关口前移,做到线索互移、信息共享、风险同判。2022年以来,通过两法衔接平台共发现涉食品犯罪线索10余条,监督“行转刑”案件2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 

  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强化检警协作。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涉食品案件,派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引导公安机关依法、客观、全面收集和固定证据,将刑事审判活动的证据要求向前传导,从源头上夯实证据体系。该院共提前介入“假牛肉”“非洲猪瘟”等案件5次。 

  坚持“两个到位”,做实全链条打击 

  依法从严打击到位。聚焦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商品,精准重拳出击。2022年以来,共办理涉及“问题生肉”“假牛肉”、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犯罪案件10件32人。办理的杨某等12人私自屠宰、贩卖病猪的行为,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提起公诉,最终12名被告人均获有罪判决,有效提升了打击质效,该案也被评为全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一体综合履职到位。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完善紧密衔接的一体综合履职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线索移送机制作用,形成由刑事检察部门及时发现、与公益诉讼部门共享问题线索的工作模式,形成打击合力。如在陈某、胡某销售伪劣产品案中,刑事检察部门发现两人销售假牛肉的行为可能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及时将线索移送公益诉讼部门,该部门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共抽检肉类、肉制品及副产品42批次,罚没金额147.32万元。 

  深化“两级延伸”,做优全方位治理 

  推动行业治理,净化行业发展生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案件背后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的。在办理肖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中,围绕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漏洞问题,联合法院开展调研并制发联合建议书,行政机关采纳建议,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相关案件20余件,收缴1000余公斤未经检疫的白条肉,有效防治类案的发生。 

  推动社会治理,营造浓厚守法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定点普法、流动普法及新媒体平台,结合典型案例,向辖区内的商户、群众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提升食品安全和维权意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2022年以来,该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千余份。